如上图所示,住宅销售周期2-3年,“车位销售计划1”的开售时间晚于“销售计划2”,显然错过了项目的热销期。
这个不是太大问题,让设计部画一版确定能卖的位置即可。但需要秉持,好坏位置搭配,价格差距拉大的供货原则。
此节点首先遵循利润兑现原则,也就是总经理承诺版的项目测算表中的价格(不同公司叫法可能有差异)。
此处的技巧在于,价差拉大。好位置毕竟是少的,价格必须坚挺,差位置的价格上的优势必须大,为中间位置未来价格调整留好空间。
而且,此时的均价定价,建议要高于测算表价格。你要知道,后面还有很多需要降价和赠送的情况。如果实在高不了,请提前找好整盘利润实现的后路,比如从商铺价格上找,不然当股东提出停止降价的时候,就是营销该换人的时候。
首先你的住宅得卖的还行。如果住宅本身蓄客不佳,那车位就会变身为赠品跟着住宅去化。此手段看似有促销优势,但也注定了此盘再无车位销售的机会,未来利润兑现也会非常艰难。
经过多年多项目的检验,我们很容易发现,开盘期如果赠送车位能够保证流速,送了也值,但往往走到要送车位这一步的项目,其实送啥也不太走量。
如果住宅蓄客还行,车位就要在客户认筹阶段开始同步收筹,提前锁位,当然可以有一些“1+1>2一起买更优惠”的打包政策。
对于政策上的建议是,给足置业团队、分销团队激励政策,而不是给足客户政策,请各位细品。
但顺销期漫长,中间也许会出现很多状况,比如业绩下滑需要阶段性赠送车位券、直接赠送车位作为变相降价手段等,只要是促进销售的,我认为都是可以的,只要随时配合整盘再测算即可,将利润折损控制在可接受范围。
此阶段最关注的是车位价格问题,阶段性的优惠活动可以做,还是不建议大幅降价。
测算之初就计划大部分车位要赠送出去,住宅货值覆盖车位货值,这种方式对未来销售其实是很好的助推。必须要格外注意的只是住宅的溢价能力问题。
测算之初车位去化比例尽量估低,价格也不要太高,可通过提前开售、主要货值回款早,这个方式来拉高利润,对未来销售压力缓解不少。
项目售罄,营销部就会撤场,很多项目此时可能售楼部都撤掉了。所以售罄期销售团队可以借着住宅清盘的势头,做一波车位大力度优惠,再洗一遍客户。
提醒:因为后期还会做车位促销,所以此节点不宜价格过低,还是以激励一线团队为主思路。
交付期前后,是车位销售的重要大节点。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是,秋后的蚂蚱。如果此节点不能大卖,后面机会真的不多。
此时营销要和物业做好全面配合,营销最好配原项目老置业,毕竟自己的客户自己洗是效率最高的。
交付前,物业有大量的客户梳理和通知的工作,营销能够准确的通过物业节点设计推售节点。比如客户收房的同时收车位,没有买车位的能够直接进行实地参观选购等。
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优惠政策,一定是大力出奇迹的逻辑。与全面节点不同,此节点的空前力度要给到业主,而不是销售人员。
同时,非常建议此时与一些品牌电器、家居等合作,比如买车位送电器或电器券、充电券、加油券等等,贴合客户入住需求,力度有且贴心。
毛坯的装修周期长些,基本是半年,精装的二次改造周期短些,但基本上都会在第二年迎来相对集中的入住期。
客户入住后,首要考虑的就是停车问题,此时没有购买车位的业主假如发现路边随便停停也可以,那车位基本没销售机会了。
交警贴条、路边石墩,都是常用手段。结合一些政策,例如赠送车位优惠券、车位临租券等,都是不错的方法。
我曾经推出过交1年物业费赠送1个月免费停车券的活动,业主停一个月,享受到了停车便利后,再不能停了,就会产生生活便利性下降的不适感,此时再赠送车位购买优惠券,效果还是可以的。
现在大部分项目都会做实楼样板间和地库通道。地库通道的设计与包装,就成为了项目的参观亮点。
虽然地库的交付标准也是分高中低的,但如今大部分刚需改善盘的地库交标也已经做的非常好了。且在客户归家动线中,设计美感、仪式感、人性化等都考虑到了。
客户通过这样的动线被引导至实楼样板间,不仅给住宅销售助力,还激发了客户购买车位的欲望。
客户接待动线中,我个人建议尽量给客户营造 沉浸式体验氛围 ,而 不做过度营销包装。
我们常见的营销包装做法,比如:摆放卖点展示牌,品牌形象墙等,这类包装经常适得其反,客户看到的内容太多,容易忽略真正的产品品质。
所以我更建议 留白,营销只需要在节点位置设立提示牌,告诉客户他看到的就是未来的交付标准。
大部分客户在购买住宅的同时,都会考虑到未来停车问题,此时良好地库参观体验,加上车位提前购的优惠政策,是很好的推销机会。
相较于过去城市更新阶段,城市交通管理越来越健全和严格,大部分项目周边的临时停车位慢慢的变少,停车需求其实是增强的。
地库的设计,不是孤立存在的, 而是客户生活场景的重要一环,是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阵地。
车位漫长的销售周期中,营销要不断创造客户购买节点,每个节点都因时期不同而设计不同策略。